GDP連續兩季度環比下跌 意大利經濟再陷衰退
【延伸閱讀】
美媒:意大利公司尋求中國投資抵御危機
2012-09-17 17:07:30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道意大利北部等較發達地區對歐洲經濟危機的感觸更為深刻。這里的企業家們正在經受信貸短缺、顧客銳減的打擊。美媒稱,為克服危機,一些企業家正在尋求中國的投資,如CB法拉利公司的所有者。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報道,雷納托·比安基成立CB法拉利公司時,正值20世紀60年代后期意大利經濟飛速發展之際。在之后的40年中,他的公司由寥寥數人發展到擁有近160名員工。但到2005年前后,經濟危機席卷全球,訂單開始減少。比安基稱,他那時起每年損失超過100萬美元的生意。
比安基選擇將公司賣給一家中國企業。他說,這并非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獲得重要保障。他說:“這筆交易最大的好處在于中國人會將公司維持原樣。中國的公司愿意保留現任經理和員工,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這意味著我并未背叛我的員工伙伴們。”
CB法拉利公司生產汽車、航空以及能源工業所需渦輪的自動化精密機械。收購比安基公司的中國國有企業也生產類似機械,但遠不及該公司產品精密尖端。經濟學家羅伯塔·拉韋略蒂稱,中國企業正在歐洲尋求升級。
她說:“正如馬可·波羅曾前往中國并帶回技術創新,現在的情況是中國人來到歐洲,來到意大利試圖獲取知識、管理技術等無形資產,情況正好相反,我們稱之為反馬可·波羅效應。”
盡管在工業方面處于領先水平,意大利高度官僚化的商業環境通常不利于外國投資。在世界銀行關于全球經商便利度的評估當中,意大利的排名落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
拉韋略蒂認為,這就是意大利所吸引的中國投資向來少于其鄰國的原因,但經濟危機正改變這一情況。她說:“意大利的許多公司都處于危機之中,它們急需資本,而中國恰好擁有資本。這里的許多企業家面臨極端困難,除了出賣公司別無選擇。”
然而拉韋略蒂說,在意大利,人們依然對她所稱的“掠奪式投資”充滿恐懼。“對于中國人存在著一種負面評論,由于有很多收購案例最后都以技術轉移、公司倒閉而收尾,所以這種恐懼無可厚非。”拉韋略蒂稱,打消這種疑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展示一些說明中國投資幫助地方經濟發展的正面例子。比安基相信,他的公司正是這樣的例子。
延伸閱讀:
法新社:意大利指責中國商人經濟傾銷
外報:意大利被迫變賣宮殿還債
穆迪下調意大利長期主權信用評級
IMF稱意大利面臨歐債危機擴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