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網購汽車意愿強烈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5月23日報道,中國或許最有可能成為汽車生產商的天堂。不過,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已不僅僅是一個銷售汽車的地方,該國的購車者也走在一系列決定全球汽車銷售和使用方式的國際潮流的最前沿。
咨詢公司凱捷(Capgemini)在對全球1萬名消費者進行調查后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在通過社交媒體分享汽車信息(尋求指導或提供指導)方面處于全球前列。在中國,97%的受訪者稱,他們已在或打算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的駕車體驗,這一比例遠遠高于全球水平76%,也高于其他新興市場。在印度,這一比例為91%,印尼為94%。
在關于是否愿意在網上購買汽車的問題上,中國也名列前茅,有61%的中國購車者稱可能或很有可能在網上買車。相比之下,只有28%的英國消費者愿意這么做。
凱捷在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這份報告中稱,從全球來看,消費者對網上購買汽車(而不是僅僅在網上選車)的興趣越來越濃。而且離買車的時間越近,消費者就越關注網上渠道。但報告也稱,從頭到尾完全在網上完成交易依然相對罕見。
愿意在網上購車也表明中國消費者的思想更加開放了,他們不再只盯著官方經銷商,而把目光轉向了包括專賣店和網上店主在內的“非傳統賣家”,或是直接從汽車生產商那里購車。
在美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只從經銷商那里購車,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僅為14%。汽車賣家或許更需注意的是,和直接購車相比,中國消費者似乎尤其熱衷于考慮其他備選方式。
只有約40%的全球受訪者稱,他們會考慮和其他駕車者共同擁有汽車,而在中國,這一比例為68%,高于印度的59%和馬來西亞的50%。
同樣,有68%的中國購車者對“機動套件”概念有興趣,而在印度和馬來西亞這一比例分別為67%和61%。購車者可通過購買“機動套件”在預定期限內以固定價格獲得汽車、配飾和服務。
汽車生產商已注意到,人們購買和使用汽車的方式正在出現全球性的轉變,而這種變化首先在中國生根發芽。
(本文選自《華爾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