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兩地基金互認將改變游戲規(guī)則
安裝新浪財經APP:手機看港股 無限免費股價提醒
港股level2十檔行情 實時翻看機構底牌(免安裝)
新浪財經訊 6月8日訊,據信報報道,醞釀多年的內地香港基金互認終于落實,并將于7月1日起接受申請。雖然政策細則仍有待厘清,但香港基金業(yè)界已摩拳擦掌。有基金業(yè)界人士認為,香港基金于內地銷售,面對的挑戰(zhàn)將大于內地基金來港銷售,加上符合資格的內地基金數(shù)目遠高于香港基金,所以預期在中港基金互認實施初期,基金“南下”銷售較快,而兩地資金流動估計將類似“滬港通”啟動初期般,“北上”資金較多。
百只合格 審批需數(shù)月
目前本港合資格“北上”的基金約有100只,而內地合資格“南下”的基金有850只,但未必所有合資格基金均合適跨境銷售?;鸸緦⑻暨x適合當?shù)赝顿Y者胃口的基金,并于7月1日開始申請跨境注冊,業(yè)界估計審批需時數(shù)個月。
美資基金公司景順,力爭旗下內地基金能夠成為首批跨境銷售的基金之一。
景順大中華、新加坡、韓國行政總裁潘新江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景順于內地的合資公司景順長城約有30只基金符合基金互認資格,但只會挑選數(shù)只適合本港投資者的基金申請“南下”銷售。
內地香港兩地證監(jiān)會[微博]對基金互認的要求是:一、成立至少一年;二、資產規(guī)模不低于2億元(人民幣。下同)。
潘新江指出,景順長城準備申請跨境注冊的基金成立時間長于一年,規(guī)模亦遠高于要求,他說︰“我們希望在港銷售基金規(guī)模達數(shù)以億美元計?!?/p>
內地投資產品多競爭大
然而,景順對香港基金“北上”銷售頗為遲疑。潘新江認為,初期本港基金于內地銷售將面對不少挑戰(zhàn)。
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通過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計劃)“摸頂”投資海外的內地投資者,現(xiàn)時對投資海外是否有仍很大興趣?原本針對本港投資者的基金又是否適合內地投資者?凡此種種,潘新江認為皆是疑問。
除了炒股、炒樓,近年內地散戶可以投資的產品,由年息4至5厘的銀行理財產品,到回報十幾厘的信托產品,可謂五花八門,而監(jiān)管機構要求“北上”銷售的香港基金以簡單為主,潘新江認同香港基金面對不少競爭,他更擔心內地部分投資者以為投資有“隱性擔?!保词馆斿X也會有人“兜底”,香港基金公司難以應對這種投資文化,并直言︰“如果投資者對任何投資產品的認識是十幾厘回報有implicit guarantee(隱性擔保),若我是基金發(fā)行商,我對這些投資者會很小心?!?/p>
“兜底”投資文化漸打破
然而,有港資資產管理公司為了內地香港基金互認籌備經年,認為香港基金有機會在內地銷售才是業(yè)界的希望。
行健資產管理行政總裁顏偉華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該公司5年前建立一只基金,等的就是落實基金互認這一刻。
現(xiàn)時該基金規(guī)模達25億港元,顏偉華指內地投資產品的“隱性擔保”正在逐漸打破,人民幣不再單邊升值,加上對不少內地投資者來說,港股估值較低,均有利本港基金于內地銷售。
顏偉華說,香港基金八成注冊地在海外,如盧森堡等地,真正“港產基金”甚少?;鸹フJ要求跨境于內地銷售基金注冊地為香港,他認為這有助吸引歐美基金公司增加在港設營運部門︰“以往外資基金公司派駐香港的主要是marketing(市場營銷)部門。基金互認可吸引外資基金公司來港,而且吸引更多真正做基金的人,不只是marketing,這將改變游戲規(guī)則。”
采訪、撰文︰詹秀慧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文章關鍵詞:基金互認


- 韓媒:日本225名學者呼吁安倍談話反省歷史問題
- 國際媒體:中國發(fā)布人權白皮書闡述人權事業(yè)成就
- 土耳其執(zhí)政黨輸?shù)舳鄶?shù)黨席位 埃爾多安“集權”夢碎
- 國務院新聞辦發(fā)表《2014年中國人權事業(yè)的進展》白皮書
- 馬來西亞發(fā)現(xiàn)16具地震遇難者遺體 一具帶有中國護照


- 韓媒:日本225名學者呼吁安倍談話反省歷史問題
- 國際媒體:中國發(fā)布人權白皮書闡述人權事業(yè)成就
- 土耳其執(zhí)政黨輸?shù)舳鄶?shù)黨席位 埃爾多安“集權”夢碎
- 國務院新聞辦發(fā)表《2014年中國人權事業(yè)的進展》白皮書
- 馬來西亞發(fā)現(xiàn)16具地震遇難者遺體 一具帶有中國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