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漫長的熊市依然沒有結束的跡象
自2011年初以來,大宗商品熊市已經走過了四年多時間。文華商品指數從2011年2月11日觸及的223.94點,到跌至今年7月9日的119.08點,累計跌幅已高達46.83%,很多大宗商品價格已經跌至成本線附近甚至成本線以下。
大宗商品市場究竟何時見底?業內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大多數分析人士傾向于認為,在中國需求未有實質性改善或替代國需求真正崛起之前,大宗商品熊市仍將持續,預計未來一到兩年仍處于震蕩筑底階段。
國泰君安證券宏觀研究團隊今年3月底在研報中指出,國際金融危機至今已經7年過去了,全球經濟可能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第一梯隊的美國、英國通過徹底的QE降低利率、繁榮資產價格和恢復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正在走向可持續復蘇,印度享受著人口和改革紅利,經濟增速回升到2005-2007年水平;第二梯隊的歐洲、日本在經過彷徨之后,政策寬松、低利率、貶值和結構改革取得邊際效果,經濟已經筑底,并有弱回升跡象;第三梯隊的中國正在通過強改革與寬貨幣的政策組合推動增速換擋和結構調整,預計2015年底-2016年探明中長期底部,中國鏈上的巴西、澳大利亞等經濟體有望隨之筑底。
該研報認為,隨著世界經濟筑底和美元階段性見頂,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正在筑底,過度悲觀的預期有望被修復。從大類資產輪動的角度,大宗商品可能正處在黎明前。
短期來看,分析人士認為,商品市場或許存在階段性底部的可能,但漫長的熊市依然沒有結束的跡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勢頭仍在持續,而且在經濟增長新常態下市場很難恢復至前期高速增長的狀態,這將導致需求短期內難以出現恢復性增長。”興證期貨研發中心總經理鄭智偉認為,如果出現供應端減產的現象,則有可能引發市場出現一波報復性的反彈,但未來大宗商品要真正走出這波熊市,仍然要依賴于需求的恢復,他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印度經濟的增長能否彌補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缺口。
而在混沌天成期貨研究院院長葉燕武看來,未來大宗商品價格的拐點必然來自于三點:一是大宗商品產業鏈整合進一步完成,之前大宗商品在下游段整合得比較多,現在逐步傳導至上游,這種產業鏈的整合還在繼續;二是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復蘇真實開始,而這種復蘇也必然需要國內經濟結構的轉變;三是美元指數上漲動能下降,由于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塑平衡,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出現弱勢是正常態勢。
“熊市拐點仍然難于預期。”期貨業專家景川同時告訴記者,從歷史上看,大宗商品底部通常呈現這樣的特征——產業鏈利潤從下游開始壓縮,逐漸向上游偏移,而一旦上游成本難以維持的情況下,商品底部逐漸顯現;商業庫存去庫存化基本完成;過剩產能開啟能力減弱;貨幣流動性充裕,企業開始加杠桿;持續無量下跌之后突然放量等。


- 定位通州:副中心的主體功能
- 基地組織分支“呼羅珊”頭目遭空襲身亡 美曾懸賞700萬美元
- 俄羅斯海軍“秀肌肉” 18國在烏克蘭搞軍演
- 中國駐菲使館提醒赴菲務工中方人員遵守菲簽證規定
- 外交部:日方必須停止為中日關系改善制造障礙


- 定位通州:副中心的主體功能
- 基地組織分支“呼羅珊”頭目遭空襲身亡 美曾懸賞700萬美元
- 俄羅斯海軍“秀肌肉” 18國在烏克蘭搞軍演
- 中國駐菲使館提醒赴菲務工中方人員遵守菲簽證規定
- 外交部:日方必須停止為中日關系改善制造障礙


- 中國道協否認發譴責《道士下山》聲明:對影片持包容心態
- 工作也是圍城 畢業三年你“跳”了嗎?
- [曬照文化] 曬與不曬 我都在那里
- 周末收視:“跑男”破5創新高 “花少”小幅提升
- 《盜墓筆記》編劇:被吐槽我們一點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