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行境外機構利潤勁增四成
中新網9月2日電 今年以來,中國工商銀行繼續堅持推進國際化戰略,抓住中國經濟全球化的巨大機遇,努力實現境外機構的盈利、競爭力和發展質量的持續提升,國際化發展實現新的突破和提升。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境外機構的總資產已達2325億美元,較年初增加233億美元,增幅11.1%。境外機構實現凈利潤12.03億美元,同比增長41%,增速大幅超過境內機構,成為重要的利潤增長源。同時,境外機構的風險控制也比較好,不良貸款率為0.48%,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充分體現出國際化經營在穩定利潤、分散風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上半年,工行的海外機構布局進一步完善和成熟,境外拓展重點由填補空白市場轉移到推動境外機構本土化經營和可持續發展上,著力推進在建和申請建設的項目盡快具備營業條件,加強了對收購機構的整合和二級經營網絡的建設。今年上半年,工銀秘魯、工銀新西蘭正式對外營業,簽署了收購標銀公眾有限公司60%股權的協議。截至6月末,工行境外機構已達331家,覆蓋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并通過參股南非標準銀行間接延伸至18個非洲國家,形成了橫跨亞、非、拉、歐、美、澳的全球服務網絡。作為海外經營網絡的重要補充,工行代理行網絡覆蓋至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外資代理行總數躍升至1767家。
在國際化經營的過程中,工行一方面堅持服務于中國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完善全球服務網絡,使境外機構布局與我國貿易投資格局更加匹配。另一方面,堅持本土化發展方向,積極參與所在國經濟建設,服務好中國與所在國貿易及投資往來,實現自身發展的本土化、主流化。在具體海外機構的發展上,工行實行“一行一策”的發展策略,各區域的境外機構都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今年上半年,工行來自港澳以外的亞太地區、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凈利潤分別占境外凈利潤的21.1%、9%、14.3%和13.2%,整體比較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