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近日在《中國金融》撰文稱,人民銀行從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起步,經過十多年的持續努力,推動實現了我國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促進我國動產融資市場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展望未來,我國即將邁入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周期,人民銀行將繼續鞏固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改革成效,持續深化動產融資改革,更大釋放動產融資潛能,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具體看,鄒瀾表示,加強政策支持引領,激發動產融資市場強大活力。動產融資業務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正逐漸成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的重要工具,有利于金融市場多元化發展,提升金融服務普惠性和包容性。當前,我國仍有大量的動產資源處于閑置狀態,動產利用率仍低于國際水平。下一步,應繼續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深化改革成果,加強理念宣貫,推動各方加速形成良性市場生態圈,持續釋放市場潛力,加快提高動產利用率,優化動產資源配置,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
完善制度體系,進一步支持動產融資業務創新。鄒瀾表示,民法典在動產和權利擔保制度方面已經取得積極進步,但實踐中仍面臨一些問題,納入統一登記的其他動產和權利擔保類型涵蓋范圍還存在模糊地帶,一些創新型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的法律效力仍有待進一步明確。下一步,應不斷完善我國動產擔保法律制度體系,明確規則,堅定市場主體創新信心,促進擔保物范圍不斷增量擴面。
發揮新一代系統作用,更好服務動產融資市場發展。鄒瀾表示,人民銀行統一登記系統已經實現全面升級,新一代統一登記系統順應金融數字化轉型發展需要,實現業務深度優化、架構迭代升級,登記標準化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系統與用戶的交互渠道更加豐富,系統可擴展性、靈活性、效率持續提升。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系統服務,加強應用推廣,持續提升統一登記服務質效。
健全基礎設施,提升動產融資服務新質效。鄒瀾表示,動產融資發展的基礎設施體系還需要不斷健全,當前,動產融資受制于估值難、管理難、變現難,動產業務風險管控能力還存在不足,行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隨著金融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仍需要不斷完善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不同信息平臺的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壁壘,完善動產估值和管理體系,為動產融資業務開展提供堅實的服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