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指在時隔210個交易日后,盤中突破去年“9·24”行情高點3674點,日內觸及3688.63點,是2021年12月13日以來新高。市場全天震蕩走高,滬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點,創近4年新高。A股全天成交額2.18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2699.99億元。盤面上,市場熱點較多,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2700只個股上漲。截至收盤,滬指漲0.48%,深成指漲1.76%,創業板指漲3.62%。有機構表示,市場走強,已走入牛市節奏。
從板塊來看,AI硬件股持續爆發,工業富聯等多股續創歷史新高。券商股一度沖高,國盛金控2連板。有色金屬概念股震蕩走強,紫金礦業、洛陽鉬業雙雙創歷史新高。板塊方面,有色金屬、PEEK材料、CPO、光刻機等板塊漲幅居前,煤炭、銀行、港口、物流等板塊跌幅居前。午后機器人概念拉升,中馬傳動走出11天7板。
滬指突破“9·24”行情高點,創下近4年新高之后,未來強勢行情能否得到延續?
華西證券研報對此表示樂觀,他們認為本輪行情增量資金來源眾多,有保險、養老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機構資金,也有居民配置資金的入市。近期兩融余額站上十年新高,反映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正在持續回升。在資產配置荒下,牛市思維正促進居民資產配置向權益類資產傾斜,居民增量資金入市將成為本輪“慢牛”行情的重要驅動。
浙商證券的研報也認為,去年“9·24”行情的啟動,已經確立了市場長周期底部,今年4月7日后市場走強,已經走入牛市行情。目前A股處于歷史上第一次“系統性慢牛”中,預計上證中長期目標大概率已不再局限于挑戰3674點附近。
文/本報記者朱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