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AGI的道路上,并非每一步都是激動人心的百米沖刺,更多的是考驗耐力的長途跋涉
自ChatGPT橫空出世后,幾乎每一次來自OpenAI公司的產品革新,都會在全球引發震動。這一次發布的GPT-5也不例外。
據報道,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稱,GPT-5是“世界上最好的模型”,代表著OpenAI在開發通用人工智能(AGI)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OpenAI官網介紹,GPT-5采用統一系統架構,整合了高效基礎模型、深度推理模塊和實時路由系統,能夠根據不同情況判斷何時該快速回應,何時應進行深度推理思考以提供專家級的答案。
GPT-5的發布,可謂讓市場期待已久。在長達數月的猜測和無盡的社區討論之后,這只“狼”終于來了。然而,當OpenAI拉開帷幕,展示其最新成果時,市場的反應卻頗為復雜。
雖然GPT-5面向所有用戶開放、推理加強等方面確實有一些亮點,但相比ChatGPT初次亮相開啟新紀元的震撼,或是Sora用文字生成視頻帶來的那種“未來已至”的眩暈感,GPT-5的發布更像是一次意料之中的升級:掌聲仍然熱烈,但似乎缺少了過往那種足以撼動整個行業根基的驚呼。
GPT-5從登場之前就背負了人們厚重的期望。人們期待的不再是量變,而是又一次質變,或是能自主完成復雜長期任務的超級助理,或是能進行實時情感交互的數字伴侶,又或是能提出全新科學假說的研究伙伴。然而,GPT-5帶來的,更多是“更好”而非“全新”——它的錯誤更少,邏輯更嚴謹,能處理更長的上下文,理解更復雜的指令。
但這些“看不見的”改進,對于已經習慣了視覺奇觀的人們而言,沖擊力是有限的。特別是,在OpenAI籌備GPT-5的這段時間里,整個行業并未停滯。谷歌的Gemini系列、Anthropic的Claude 3系列,以及眾多開源模型的快速迭代,已經讓市場對大模型的各項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競爭的加劇,使得任何一家公司的領先優勢都變得不再那么絕對,市場的“驚喜閾值”被前所未有地拉高。也因此,GPT-5帶來的不是顛覆,而是一次“預期的校準”。它告訴我們,在通往AGI的道路上,并非每一步都是激動人心的百米沖刺,更多的是考驗耐力的長途跋涉。
革命性的突破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它們總是建立在無數次枯燥、繁瑣的量變積累之上。GPT-5在降低“幻覺”、提升事實準確性、增強安全護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雖然不像生成一段不存在的電影那樣令人驚喜,但都是至關重要的進步,是AI從“玩具”走向“工具”,再從“工具”走向“基礎設施”的必經之路。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