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年中經濟觀察》一起來關注城市更新。前不久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圍繞下一步城市工作部署了七方面重點任務。在城市工作邁入新階段、迎來新要求的背景下,城市更新這一“抓手”該抓哪些重要環節、又該如何精準發力?今年以來,各地不斷加大工作力度,通過城市更新推動完整社區建設,實現了從修舊補缺向提質增效的轉變。
社區服務功能補短板是今年住建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來自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106個完整社區試點共建設改造老年服務站、社區食堂、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1246個。
在四川宜賓翠屏區象鼻街道大地社區,中午11點半剛過,老年助餐食堂就熱鬧了起來。自今年5月投入使用以來,這個食堂受到了轄區內獨居老人、上班族的歡迎。
這個社區不僅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食堂,還充分整合盤活各類公共資源,精心打造了“15分鐘生活圈”:幼兒園、大型超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公共活動場地和公共綠地等便民業態一應俱全。
住房城鄉建設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地圍繞完整社區建設,已建設便利店、家政服務網點、理發店、郵件快遞服務設施等便民商業網點700多個,新增停車位2.47萬個,建設公共活動場地和公共綠地71萬平方米、社區公園233個,很多社區還建設了無障礙設施、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安裝了智能感知設施,惠及居民108.85萬人。
與此同時,各地還特別關注存量資源的再利用。在江西吉安,當地在完整社區建設過程中,將城市小微閑置的地塊改造成便民休閑空間。在廬陵新區禾埠街道,通過居民民主協商,這塊閑置空地即將變身“運動場+生態停車場”的復合空間。
“新場景”帶出“新活力”
今年以來,隨著城市更新的不斷加速,不少地方出現了一些以往未有的消費娛樂“新場景”。不僅成為城市新的文旅體驗、消費方式,還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舊水塔現在能干什么?當記者來到位于浙江溫州市龍港市的水塔城市書房里,盡管已經到了晚上,一場“走馬燈”科學實驗小課堂還在熱鬧地進行中。
如今人氣滿滿的這座書房是由城市一座老水廠的廢棄水塔改建而成,將水塔與透明盒子式的現代建筑相結合,并融入老水龍頭、老水管和老水表等元素,既保留老水廠的工業遺風,又展現出時尚、舒適的閱讀氛圍。截至目前,已經吸引市民達20萬人次,帶動消費超3000萬。
水塔和書房聯系在了一起,污水處理廠能與城市公園畫等號嗎?在重慶市沙坪壩區,這個問題有個肯定的答案。
眼前這個綠草如茵的公園其實就位于一座污水處理廠上。在綠草茵茵下16米的地方,每天“消化”著周邊數萬居民的生活污水。
目前,重慶市已經建成9座地埋、半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有效形成地下治污、地上休閑的空間結構。
解鎖名人故居“新玩法”
隨著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一些歷史文化資源相對較多的城市,通過將老建筑進行修繕和活化利用的方式,讓不少名人故居也不斷“解鎖”著“新玩法”。
山東青島市市南區福山支路5號是康有為故居紀念館。當地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為了活化利用名人故居,探索了博物館文旅融合新模式。今年暑期,故居紀念館專門策劃推出了相關課本劇演出活動。自活動開放報名以來,10個場次的名額很快報滿。
而在重慶市渝中區的沈鈞儒舊居,前不久則以“城市會客廳”的全新身份開始迎接市民游客的來訪。
修繕后,整個舊居成為傳承和弘揚當地歷史文化的“會客廳”。下一步,這里還將推出“名人足跡”研學路線,讓這座“會客廳”成為串聯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節點。此外,重慶還計劃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資源,將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區的保護修繕與現代商業植入有機結合。
口袋公園也可以成為城市文化新坐標
今年以來,各地還積極建設各類精品口袋公園,特別是統籌利用城市的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綠地,將它們與城市文化相結合,打造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地標”。
住房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建設口袋公園3420個。截至6月底,全國共計已建設口袋公園5.4萬余個、綠道14.2萬余公里。
在安徽馬鞍山的這個口袋公園,門口是一面書寫了《陋室銘》的大型書法景觀屏風墻,不時會有路過的市民在這里駐足觀賞。
馬鞍山在口袋公園規劃設計上,除了滿足市民就近親近自然、運動健身等需求外,非常注重將本地文化元素融入景觀設計。為此,他們按照“一座口袋公園、一個城市故事”的思路,給每個公園都融入了獨特的文化元素。
像這個名叫問月園的公園就是以李白詩歌為主線,不僅有《將進酒》《月下獨酌》等經典詩歌,還通過眾多與“月”相關的景觀小品,打造出富有詩意的文化空間。此外,在公園內設置的詩歌文化互動墻,讓市民在漫步中便能感受詩仙的風采。
突出地域文化特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目前已經成為安徽全省口袋公園建設的重要方向。在安徽池州,當地正在梳理相關的歷史詩詞文獻和詩詞典故,為口袋公園賦予富有文化內涵的名稱;在安徽黃山,口袋公園在設計上大量融入石刻磚雕、方言典故等徽州文化元素。
而在長春,今年新增了30個口袋公園,有的融入地標建筑簡化元素、延續歷史文脈,有的聚焦“兒童友好”、以游樂設施傳遞關愛,有的用石刻名言、竹菊景觀弘揚文化。
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各地在大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的同時,還積極實施公園綠地開放共享,今年上半年共計輪換開放草坪1.9萬余公頃,同時各地還在公園中配置乒乓球臺3.2萬余張,室外健身器材等其他健身設施23萬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