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一張顯示“微軟停止中國區運營”的郵件截圖在社交軟件上流傳,該郵件內容稱:由于地緣政治及國際業務環境的變化,微軟將調整其全球戰略布局,并將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國區的運營。該郵件顯示來源于上海微創公司 。
對此消息,微軟官方回應表示:“有關微軟將停止在中國運營的報道,信息不實。有關微創Wicresoft公司的業務和運營的任何問題應直接向他們咨詢。”
《經濟參考報》記者隨即撥打了上海微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微創”)的電話,但無人接聽。
據了解,上海微創為微軟外包公司,并非微軟中國。公開信息顯示,上海微創由微軟與上海市政府于2002年聯合創辦,是一家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的外包企業,與微軟長期保持合作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報道稱微軟已關閉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實驗室。自今年年初,該實驗室一直處于關閉狀態,其Logo被移除,辦公設備也被清空。該實驗室于2019年5月開業,旨在促進微軟與上海浦東新區重要創新中心張江之間的合作。在運營五年的時間里,該實驗室支持258個項目,涉及近100家公司,培訓近10000名專業人員。截至2024年6月,該實驗室支持的50多家企業已吸引超過94億元人民幣的外部投資。目前,微軟仍在美國、德國等國家維持同類實驗室的運營。
微軟主要業務包括操作系統、辦公軟件、云計算、游戲、搜索引擎等。數據顯示,2024財年全年,微軟營收為2451億美元,同比增長16%;營業利潤為1094億美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為881億美元,同比增長22%。2024年6月,微軟總裁Brad Smith曾在美國眾議院聽證會上透露,微軟在中國的營收約占其總收入的1.5%。(實習生徐佳揚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