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E世界店的“賈國龍空氣饃”首店正式營業。總是在“打怪升級”的賈國龍這一次又“賭上了自己的名字”,推出了一個名為“賈國龍空氣饃”的“新物種”。
什么是空氣饃?
在浙江桐廬一帶,有一種家喻戶曉的傳統特色小吃“酒釀饅頭”,也被稱為“空氣饃”、“空氣饅頭”,其特點是在發面過程中用傳統釀酒工藝釀出的糯米酒代替酵母發酵面團,蒸出來的空氣饃蓬松暄軟、自帶清甜酒香。
2015年,酒釀饅頭被列入了杭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雖說“南米北面、南糕北餅”,但隨著時間推移,南北習俗早已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演繹出別具特色的獨到美食。“賈國龍空氣饃”的靈感便是來源于這“酒釀饅頭”。
在尋覓到“酒釀饅頭”后,西貝的研發團隊在經典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通過數次發酵及古法工藝,甄制出松軟香甜的“空氣饃”,用其包裹住各式中華傳統美食,例如濃油赤醬的本幫紅燒肉、金黃軟嫩的紹興臭豆腐等,并熟練運用鹵、蒸、煮和油封等傳統中餐烹飪藝術,確保出品的新鮮、味濃、鎖溫。
“中國饃夾中國菜”,這是“賈國龍空氣饃”的slogan,也體現了它與麥當勞、肯德基等“炸制產品”的不同。
除此之外,賈國龍空氣饃還推出了長沙臭豆腐、鍋巴土豆、紅薯條等9款中華小吃,酸米漿等6款中華湯漿,產品體系豐富。
西貝相關負責人表示,賈國龍空氣饃的誕生,是為了用新中式快餐傳遞中國味道與中華文化,用美食創造喜悅人生。
手拿走食
小吃、小喝是當下餐飲行業的大趨勢,而精致健康的特色菜品與飲品,則是賈國龍對“小吃”、“小喝”的理解與詮釋。此次,賈國龍空氣饃秉承著“用美食創造喜悅人生”的使命,用一個饃搭配一碗中華湯漿、一杯飲料或一份甜品,用健康有特色的自制產品傳遞中國味道與中華文化。
事實上,在“餐+飲”時代,飲品成為了餐飲企業“爆款”打造的關鍵點。與成品包裝飲品相比,“定制化”飲品能賦予消費者別樣的消費體驗,如果再兼具健康的食材、吸睛的高顏值包裝、以及美味、解渴、刺激味蕾等功能屬性和社交屬性,便有助于餐飲品牌避免同質化、形成自身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小吃、小喝也映射出當下消費者的“走食文化”,賈國龍空氣饃”在選品時便以“手拿走食”為主要標準,“拿著吃、走著喝、不用餐具”,方便食用、隨身攜帶,才能真正實現“一頓好飯,隨時隨地”。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新品在包裝上借鑒了并升級了麥當勞的設計——采用有提手的小牛皮紙袋。提手屬性便于攜帶;其造型整體的干凈利落,也更符合快餐“快速解決”的飲食文化。
此外,在店鋪模型設計方面,賈國龍空氣饃也考慮到了消費者“坐下來好好吃一頓好飯”的需求,90-150平米的旗艦店內設有用餐座椅,堂食與手拿走食兼備,與消費者的用餐場景適配度更高。
高能集成
西貝被消費者論道的熱點話題之一就是價格,而賈國龍對“小貴”的理解是“高質量打敗低質量、高效率打敗低效率、高性價比打敗低性價比”,簡而言之,就是物有所值。“小貴”是指在提高精細化的基礎上,走品質路線。
“健康、美味、享受”已經成為當下消費者對食物的新追求,這似乎與賈國龍空氣饃想向外界傳達的“好吃、易消化、無負擔”的產品理念不謀而合,但它是否能真正接住消費者拋出的新需求“橄欖枝”,還有待市場檢驗。
另一方面,賈國龍空氣饃計劃運用更智能的設備,提升門店交付能力,并通過高度集成、高度標準,降低對人力的依賴。該品牌以人效提升為經營落腳點,采用現代食品科學技術與現代化管理體系,標準化額定每一個生產加工制作步驟,并將其應用到門店的生產經營系統當中,最終在出品、環境與服務方面實現高質量、高效率、高性價比。
當中式快餐邁入深水區,行業創新點在于從模式到產品層面,進行內外兼修的轉型升級。而在上述模式的支撐下,“賈國龍空氣饃”是否具備大規模復制的條件,是否能夠在成本管控、標準化供給、現場交付方面實現高性價比、高標準化、低人力成本,是否可以一圓賈國龍的“中式快餐夢”,就要交給市場與消費者表現來回答了。
中式快餐按下加速鍵?
從當下細分品類來看,中式快餐可主要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為油炸類,由于以肯德基、麥當勞為主的西式快餐品牌長期霸占市場份額,小楊生煎、夸父炸串、喜姐炸串等地方特色小吃“夾縫生存”,與“西方巨頭”錯位競爭;
第二類為撈燙類,代表企業有海底撈、小龍坎、呷哺呷哺以及楊國福麻辣燙、覓姐麻辣燙、三顧冒菜等,這類中式快餐包含連鎖餐飲品牌和以傳統技術、工匠精神為賣點的街邊小店;
第三類為粉面類,既有蘭州拉面、沙縣小吃等“老字號”,也有和府撈面、遇見小面等“新生代”,由于粉面的消費者認知成熟、做法簡便且供應鏈等標準化程度高,該賽道日漸擁擠;
第四類為粥飯類,如蒸功夫、老娘舅、老鄉雞、鄉村基、楊銘宇黃燜雞等發展出千店的品牌眾多,是規模最大、最受歡迎的品類,也是競爭最激烈的賽道。
業內人士表示,有著絕對優勢的消費群體,市場份額也很高的中式快餐,至今仍沒能出現一個知名巨頭,歸根結底在于自身管理能力、市場營銷能力、標準化、系統化以及模式創新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對于中國快餐行業而言,“西方老大哥”的虎視眈眈、“中式新晉小生”的躍躍欲試,也讓在中式快餐領域已經具有一定領先優勢的企業腹背受敵。
長期來看,中式快餐市場潛力巨大,只是缺少一個爆發的契機。賈國龍帶著“一頓好飯,隨時隨地”的初心再闖中式快餐賽道充滿勇氣,但真正的贏家,也要讓消費者“不僅因為需要而嘗試,更是因為喜歡而反復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