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4日電(信蓮)據路透社報道,標準普爾周一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企業支出大戶2015年料連續第三年削減投資,因大宗商品熊市打擊信心。
據標準普爾2015年全球資本支出調查,非金融企業今年的資本支出料下滑1%,明年減少4%。該調查追蹤2,000家資本支出最高的上市及民間企業。
資本支出增長被視作持續經濟復蘇的關鍵環節。資本支出連年下滑,導致企業的支出模式愈發謹慎,他們把更多的資金用于還利股東,或者回購股票,而不是進行業務再投資。
不過標準普爾調查提醒,不要把資本支出的窘況只歸咎于股票回購大增,稱這種情況主要是集中在美國,并非全球現象,即便歐洲股票回購也在增加。
報告稱,今年的下滑主要來自能源和材料行業。由于擔心中國需求,市場對大宗商品嚴重缺乏信心,這兩個行業今年的資本支出料削減14%。
“資本支出不振原因在于大宗商品行業的資本支出減少,這種情況去年就已經出現,現在愈演愈烈,”標準普爾經濟學家Gareth Williams說。
扣除能源和材料行業,全球資本支出估計可上升8%。
企業賬面上有大約4.4萬億美元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想要擴大資本支出無疑并不缺錢,但標準普爾指出,其它一些行業特有的問題也可能阻止資本支出的擴大。
標普表示,以軟件推動的大型科技企業崛起,導致企業投資用于購買其它公司的科研技術而非擴大生產制造,同時汽車行業因為產能過剩,更傾向于保留現金而非擴大支出。
報告認為,阻礙企業支出的下一個阻力將來自加息,特別是美國的加息。雖然企業對于自己的業務版圖頗有信心,但在投資回報方面卻依然不夠清晰。
“當企業有充分信心能夠獲得足夠回報時,就會進行投資,對此最有力的保證就是經濟和金融趨勢在一定程度上變得更加明確,”標普的Williams說。
(編輯:涂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