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14日電(信蓮)據韓國金融界8月14日消息,韓國經濟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增長緩慢。17年風雨滄桑,政府不僅未能恢復本國經濟元氣,反而下滑。專家分析,韓國經濟發展陷入瓶頸,如何找到突破口成當務之急。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過去的17年間下降了4位。數據顯示,韓國GDP從1997年的11位降至2008年的第15位,并連續6年保持15位不變。
除去經濟增長率和經濟規模來看國家間的競爭,韓國經濟至今未恢復到199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狀態。同時,韓國經濟也不敵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始終未能超越。
某金融學者認為,韓國經濟規模排名第15位,說明韓國并未擺脫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雖然政府及有關金融機構自我感覺良好,但從國家排名來看,韓國位居劣勢。
該學者還對韓國經濟過度依賴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等企業表示憂慮。從今年第二季度企業業績分析報告就能看出,韓企發展路程并不平坦。
在美國《財富》雜志評選出的“全球500強企業”中,韓國企業總數位居世界第17位。從具體數據來看,中國的企業由5家增至95家,印度由1家增至8家,俄羅斯由1家增至8家。韓國企業僅由13家增至17家。
不僅企業“不給力”,就連吸引外資的業績也幾乎原地踏步。雖然外國投資者在韓國的投資規模17年翻了一番,但與韓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增長近6倍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外商直接投資(FDI)規模從1997年的69億美元增至2013年的145億美元,增幅達108%。但去年,韓國的海外直接投資規模卻達到351億美元,與1997年的61億美元相比增幅高達470%。
不僅如此,韓國“世越”號沉船事故的陰影時至今日仍未散去,這一事故重創韓國內需。面對跌宕起伏的匯率、中國企業大舉登陸韓國市場,韓國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之路上步履維艱。
金融界人士表示:“從目前韓國企業的業績報告就可看出,韓國經濟在結構上為低增長態勢。有關部門應出臺相關政策,改善經濟體制,讓本國經濟擺脫發展瓶頸?!?/p>
(編輯:孫靜)